2025年4月,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法院与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协同完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实践——通过“带查封土地分割登记”模式,成功为安庆市尚金置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涉及的34185.73平方米土地办理分割登记手续。这一案例不仅是安徽省内首例突破传统“先解封-再分割-再查封”流程的司法实践,更标志着不动产登记服务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市场主体产权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安庆市尚金置业有限公司进入强制清算程序。根据清算方案,其名下位于北部新城的一宗工业用地需分割为A1、B1两个资产包,分别划转给不同清算义务人。然而,该土地此前已被法院查封,若按传统模式操作,需经历“解封-分割-重新查封”的复杂流程:法院需先解除查封,不动产登记机构分割土地后,再由法院对分割后的地块重新查封。这一过程中,解封可能导致资产转移风险,且多部门反复协调耗时长达数月,影响破产清算效率。
“企业破产案件往往涉及多方利益,资产处置效率直接影响债权人权益和市场信心。”宜秀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何在不影响查封效力的情况下完成土地分割登记,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
转机源于法院与不动产登记机构的深度协作。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不动产登记机构协助人民法院执行不动产登记事项的若干规定》并未对“带封分割”有明文规定,经登记机构与法院多轮协商对接,在协助执行通知书办理查封状态下的不动产分割登记,无需解除原有查封。登记机构通过登记系统干预,完成分割登记同步完善原有查封登记,查封登记的原有事项内容不变,4月24日,宜秀区法院向安庆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仅用1个小时即完成分割登记,查封效力同步延续至新宗地,闭环规避了传统模式下的资产流失风险。
此次创新实践的核心突破在于“流程再造”:
1. 法律效力衔接:法院通过协助执行通知书明确分割后的宗地维持原查封效力,确保司法权威与登记操作的合法性;
2. 登记技术升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利用地籍调查成果和宗地界址点坐标数据,精准划分土地权属,确保分割后地块边界清晰、权属无争议;
3. 跨部门协同机制:法院、清算组、债权人与登记中心建立“一案一专班”,通过联席会议、数据共享平台实时对接,将原本需要6个环节、耗时半个月以上的流程压缩至“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次办结”。
“过去企业需要反复奔波于法院和登记机构,现在只需提交一次申请,所有流程由部门内部协同完成。”安庆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革使“带查封土地分割登记”时间压缩80%以上,为企业节省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累计超10万元,减少企业“过桥资金”1.1亿元。
此次“带查封土地分割登记”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保护产权,登记为民”的服务理念:
· 保障债权人权益:通过维持查封状态,避免因解封导致的资产转移风险,确保债权人利益不受损;
· 助力困境企业重生:高效完成资产分割,加速破产财产处置,为市场主体有序退出或重整争取时间窗口;
这一案例也为完善不动产登记法规提供了实践样本。《民法典》强调物尽其用,此次改革通过司法与行政的创造性联动,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为全国同类案件处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安徽省首例“带查封土地分割登记”的落地,是安庆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从被动执行到主动服务,从机械套用条文到创新协同机制,这一实践不仅体现了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府院联动”的责任担当,更彰显了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的改革智慧。
正如《十年·见证|保护产权,登记为民》所倡导的,未来,安徽将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服务标准化、法治化、便利化,让“流程减法”和“服务加法”释放更多改革红利,为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书写新的注脚。
(撰稿/初审:马方,二审:张彤羚,三审:丁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