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庆枞阳海事处辖区水域发生一起水上交通事故,本可能陷入激烈争执的事故双方,却在枞阳海事处“水上六尺巷”工作法的巧妙引导下,于和谐、友好的氛围中达成了事故善后及损失赔偿协议。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彰显了海事部门处理水上事故的创新智慧,更为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和谐范本。
“讲典故、促和谐”——开启畅谈之门。事故发生后,现场气氛一度紧张,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枞阳海事处执法人员迅速介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执法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在了解事故基本情况后,海事处决定运用“水上六尺巷”工作法,化解事故双方的矛盾纠纷。面对事故双方当事人,枞阳海事处执法人员没有急于进入复杂的责任认定和赔偿协商环节,而是巧妙地运用“讲典故、促和谐”的方式,向事故双方娓娓道来六尺巷的文化典故。“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则流传数百年的故事,蕴含着中华民族谦逊礼让、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工作人员通过生动讲述,引导双方放下心中的成见和敌意,以平和、理性的态度进行交流沟通。在典故的感染下,事故双方紧绷的神经逐渐放松,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也得到了有效缓和,为后续的协商谈判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宣法规、促提升”——筑牢安全之基。在缓和双方情绪的同时,枞阳海事处深知,要彻底解决事故纠纷,必须让双方深刻认识到遵守水上交通安全法规的重要性。于是,执法人员通过“宣法规、促提升”的方式,向双方开展了全面的法规宣传和船员教育。执法人员详细讲解了水上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在事故中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结合此次事故案例,向船员们强调了安全驾驶、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提升了双方当事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这不仅让双方对事故处理有了更清晰的法律认知,也为他们今后的水上作业敲响了安全警钟。
“辩是非、促和解”——实现互谅双赢。在双方情绪缓和、安全意识提升的基础上,枞阳海事处工作人员通过“辩是非、促和解”的方式,对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双方在事故中的责任。执法人员凭借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向双方详细阐述了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以及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在事实面前,双方当事人都能站在相互理解的角度,坦然面对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经过几轮友好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了圆满和谐的意向协议,既妥善解决了事故善后问题,又避免了因纠纷升级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实现了和解共赢的良好局面。
此次安庆枞阳海事处巧用“水上六尺巷”工作法成功化解水上交通事故纠纷,是海事部门创新工作方式、践行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不仅有效维护了事故双方的合法权益,也为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安庆枞阳海事处将继续秉持服务宗旨,不断深化“水上六尺巷”工作法内涵,不断提升法治服务能力和矛盾纠纷调解水平,共同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
(撰稿/初审:林江鹏,二审:姚海中,三审:金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