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2022·年度瞬间”之六:一滴水可以见太阳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期间来到眉山市三苏祠。这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一路察看祠内建筑、陈设、楹联、题记,不时询问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情况,他十分感慨地表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豪地说:“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2022年到地方考察调研,无论多忙,总书记总会抽出时间到当地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走一走、看一看。
1月,在山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历经2800余年岁月淘洗的平遥古城。他步行入城,沿街巷察看古城风貌,了解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开展特色经营情况,语重心长地说:“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4月,在海南调研,习近平总书记与一个跟着奶奶学织锦的7岁男孩亲切对话,点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手艺活,既传统又时尚”。
7月,在新疆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观看了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他表示,像《玛纳斯》这样的文化遗产,既是少数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要做好保护、传承、整理工作,使之发扬光大。
10月,在河南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殷墟。他说:“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一年来,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5月,中央政治局专门围绕“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时指出,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他还强调,要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复兴文库》撰写题为《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的序言中写道: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
11月,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
2022年7月底,历时三年精心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国家版本馆正式开馆。中央总馆文华堂前,一方刻有“赓续文脉”4个大字的雕塑静静伫立。
灿若星河的传统优秀文化,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也给予了中国共产党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一定能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不断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