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建设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4年,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法治建设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全市自然资源系统法治建设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一、全面压实法治建设责任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通过召开局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等形式不断强化系统领导干部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理解。8月29日,局主要负责人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奋力推进安庆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讲法治课活动。12月4日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局主要负责人作为监誓人,带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班子成员、职级调研员、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以及2020年以来新入职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宪法宣誓后并邀请安庆市委讲师团团长陈大士开展宪法授课。
(二)严格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谋划年度法治建设和普法依法治理要点,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大任务亲自督办,各党组成员协助抓好分管领域法治建设工作,确保法治建设工作任务得到落实。2024年度组织各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局属事业单位共15家单位,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述法评议。2024年度,市局班子成员走访调研乡村、园区、企业进行政策宣讲,持续开展“进企业、察实情、听意见、解难题”活动,全力解决企业诉求。
二、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抓好自然资源重要法规政策供给和管理
一是积极配合重点领域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及地方性法规规章立改废工作。制定印发《安庆市补充耕地指标管理办法》《安庆市市区征地补偿准备金管理的意见》《安庆市立体生态住宅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等文件,并启动安庆市国土空间详细规划通则修订工作。
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市场营商环境,组织开展了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制度性文件清理,共废止30件、保留72件、计划修改8件,确保新旧政策文件有效衔接,助力优化自然资源法治环境。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紧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全力打通农村土地资源进一步活化重要途径。指导怀宁县做好集体经营用地入市地块规划布局,先后出台集体经营用地入市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试点以来累计出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7宗;办理3宗入市地块抵押融资,融资金额675.56万元;办理1宗入市地块二级市场交易。用足点状供地政策,按照“用多少、转(征)多少、供多少”原则,破解乡村振兴和旅游产业发展零星分散用地保障难题。探索入股联营模式,指导大别山地区结合上位政策和市场需求,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通过入股联营方式使用集体土地,打破传统土地租赁模式。安庆市潜山市、岳西县、望江县入选全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试点地区,全市累计通过入股联营使用集体建设用地14宗353亩。
(二)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一是认真开展三项清单梳理。围绕营商环境进一步简政放权,对5项行政处罚事项和1项其他权力事项进行了调整,规范中介服务事项1项,同时强化权力清单监管,开展了中介服务事项自查清理。
二是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聚焦自然资源和招投标事项,做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印发了《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招标采购管理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局招标采购流程,并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全局招标采购事项。
(三)推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
一是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积极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和全过程记录工作。制定印发《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法性审查要点指引》,重点围绕局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和业务会等“三重一大”事项,做好合法合规性审查工作,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组织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共123名工作人员参加执法资格考试,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
二是加强违法案件查处工作。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联合市城市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联动机制的通知》,建立健全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联动机制。并持续推进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年市本级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8件。
(四)有效化解自然资源领域行政争议
一是抓实复议应诉工作。进一步细化行政复议答复和行政应诉工作流程。依法办理24件复议诉讼案件,局主要负责人带头出庭应诉,行政应诉负责人出庭达到100%。联合市司法局召开全市自然资源领域法治建设工作座谈会,推动做好全市自然资源系统涉法涉诉工作。
二是推动自然资源信访维稳持续向好。建立健全一把手抓信访责任制,实行一把手签批和领办、协办领导签批信访件等环节,高位推进信访办理工作。全年共受理各类信访事项159件,积极推动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
三、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不断优化行政审批
建立健全要素保障会商机制、全程包保服务机制、“一次补正、限期缴费”用地审查制度等,不断提升建设用地审批质效,2024年我市用地审批平均用时13个工作日,审批时效较2023年(平均20个工作日)提升35%。累计获批建设用地总量9350亩,其中交通、水利、能源等单独选址项目用地1733亩,城镇村批次用地5659亩,增减挂钩建新区征收用地1958亩,全市土地要素实现应保尽保、应批快批。
(二)创优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工作
扎实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和素质提升专项行动,创建了设用地“三交三办”新模式,新建商品房不动产登记“智能网办”秒批,不动产登记大厅和银行服务点全面实行高频事项“全程网办,实现通过长三角“远程虚拟窗口”跨省办理不动产登记。联合税务部门在春节假期和双休日开展不动产登记“不打烊”便民服务。全年办理不动产登记各类业务19.98万件,其中受理各类登记7.06万件,出具信息查询证明4.18万件,发放证书证明8.74万本,与上年同比,增加9.34%。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1.84万宗,为企业和个人抵押融资金额达492.73亿元。
四、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一)积极贯彻落实政策法规宣传“六项工作机制”
一是落实政策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以文字解读和图片解读的方式在部门网站向社会公开解读《安庆市立体生态住宅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等政策文件。
二是丰富政策推送机制。2024年度,市局积极主动作为,利用公文平台向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发改、交通、水利等市直部门推送自然资源类政策法规;开展“法治进企业”活动,实地走访企业,并向企业赠送政策法规书籍,解读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政务服务窗口提供政策法规汇编供群众阅读并提供讲解;围绕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开展送政策下乡活动,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要素保障。
三是坚持政策培训机制。将法治宣传教育列入年度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分别邀请省司法厅和自然资源厅专家领导以及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开展宪法、民法典、矿产资源法、行政复议法等专题培训,常态化组织举办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政策法规、耕地保护、地灾防治、测绘信息等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理论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四是推进政策宣讲机制。严格落实《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办公会会前学法制度》,本年度局长办公会和局自然资源业务会会前由局机关科室、单位负责人领学自然资源政策法规共计50余次,通过集中学习,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发动市、县、乡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联动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围绕“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8·29”全国测绘日、“12·4”国家宪法日,精心制定宣传方案,通过媒体宣传、电台、网站、短信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部分县局土地日现场宣传活动,被安徽新闻联播采用并播放。
五、2025年法治工作计划
2024年度我局法治建设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序开展,但是,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读的问题,如全市系统依法行政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强化、涉法涉诉调解水平需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形式需突破创新等。2025年,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市场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政策供给,做好近年来规范性和制度性文件的立改废和政务公开工作。
二是规范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好《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执法公示办法》《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依据《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合法性审查要点指引》,指导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做好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工作,促进依法行政。
三是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围绕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厘清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边界,持续优化证明事项。推进商事改革和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四是做好复议应诉工作。不断健全复议应诉会商机制,加强对近年来复议和诉讼案件的总结分析,开展败诉案件全面整改工作。常态化组织全局系统人员参加行政诉讼案件旁听和复议应诉知识培训,提高复议应诉案件的办理质量。实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00%,不断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质效。
五是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落实好政策法规宣传“六项工作机制”,创新政策法规宣传形式,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8·29”测绘日、“12· 4”国家宪法日契机,深入开展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深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围绕宪法、民法典和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初审:徐雯 复审:姚成轩 终审:余竹翠)